据中新社12月28日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8日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台胞投资保护法,一是删去第八条、第十四条关于举办台胞投资企业实行审批、备案的规定;二是调整第七条第一款关于台胞投资方式的规定,不再按照举办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全部资本由台胞投资者投资的企业来划分台胞投资方式。
这是自年制定台胞投资保护法以来进行的第二次修改。
新的“台胞投资保护法”将于年1月1日施行,而台民进党当局炮制的所谓“反渗透法”也将于12月31日在台立法部门通过“三读”。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大陆修订台胞投资保护法格外引人注目。
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代表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挑起两岸矛盾冲突。为了实现其“去中国化”企图,蔡当局千方百计在两岸交流之间设卡,其中逼迫台商回台投资是其“拼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尽管蔡当局极力鼓吹“大陆威胁”和抹黑“投资大陆有风险”,还在今年1月开始实施“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但岛内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才的“五缺”难题始终无法解决。综合衡量之下,还是在大陆投资更为划算,自然也就没有台资回流台岛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蔡英文多次宣扬当前台经济是20年最好状态,但是所有数据显示,她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耳光。台资不回流,其所谓“拼经济”就全成了谎话,其“连任”都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其“连任”大计,民进党当局在无牌可打的情况下匆匆忙忙炮制出所谓“反渗透法”,继续在岛内渲染“大陆威胁”“仇中反共”的氛围,抹红韩国瑜以所谓“芒果干”让岛内民众继续支持蔡英文。
所谓“反渗透法”全文仅仅12条,但是对与大陆休戚相关的台商而言,条条是要命的枷锁。比如,任何人不得接受“渗透来源”之指示、委托或资助,进行捐赠政治献金及影响选举罢免、公民投票之行为,违者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并课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金。这就等于直接给台商定了罪,随时有可能被台当局关进牢笼。
为了“惩罚”不听话的台商,蔡当局除了炮制恶法之外,还拒绝增开过年包机,阻止台商回家过年的愿望。特别是今年,台“大选”日期和春节相距不远,为了防止台商回台投票,蔡当局已经完全把台商摆到了敌对面。
相较于动不动就“惩罚”台商的蔡当局,大陆才是台商真正的亲人。
中国大陆从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不断出台、修订外商投资法,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外商在大陆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简化、减少投资审批手续程序,不断改善外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环境。
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当下,也正是因为中国大陆坚决的对外开放态度,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商务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国新设外资企业家,实际使用外资.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如此良好的投资环境,自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扩大在大陆的投资。
为了确保台胞投资能同步享受到制度改革红利,更好地鼓励和促进台胞投资,打通法律之间的关节,大陆在年对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修改之后,又进一步对台胞投资保护法进行修改。其目的,仍然是为台商提供越来越优化的投资环境,享受到与大陆企业无二的国民待遇,使台商搭上国家改革开放快车。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台资的最大目的地。
同时,为了给台胞在大陆生活提供便利,大陆还在推出“惠台31条”、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更加具体的“惠台新26条”,进一步给予台胞国民待遇。
谁才是真正关心台民众的人,希望台民众心中有这么一杆秤。(作者:鱼大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