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膜元件大致可以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以及反渗透膜,很多用户对膜元件不了解,今天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这几种膜元件的区别。微滤膜微滤膜的孔径大概在0.1微米-10微米之间,比其他膜元件都要大一些,根据材料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能够截留直径在0.1-1μm之间的颗粒,比如悬浮物、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寸胶体等杂质,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物质通过。
超滤膜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nm之间,分子截留量范围一般在0-之间,通常使用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及聚酰胺类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能够过滤水中的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等杂质。纳滤膜纳滤膜的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由于孔径大概在1nm左右,所以被称为纳滤膜。通常采用聚酰胺材质制成,过滤能力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色度、硬度以及去除部分的溶解性盐等杂质。反渗透膜: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1nm~0.7nm之间,截留大于0.微米的物质,反渗透膜通常使用醋酸纤维素、聚酰胺或者使用两种以上的材质制成的半透膜,能够有效过滤原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杂质,是目前过滤精度最高的一种膜元件。区别对比:运行压力:反渗透膜主要通过压力进行过滤,压力比其他膜元件要高一些,通常在12-70bar之间。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1-7bar。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孔径大小:反渗透膜的孔径是这几种膜元件中最小的,如按照孔径大小进行排序则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用途:微滤膜主要用于医药行业的过滤除菌、食品工业的应用、油漆行业的应用、生物技术工业的应用、反渗透和纳滤工艺的前处理等。
超滤膜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用水处理、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以及化学工业。纳滤膜主要应用在电力行业、化工行业、制药行业、工业产品用水、海水淡化。反渗透膜通常使用在制药行业、化学工业、电子工业、食品工业、电力工业、饮料工业、饮水工程、石油化工、海水淡化、环保等领域。
对比表格:
膜处理名称
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膜处理简称
MF
UF
NF
RO
膜过滤口径
0.1μm
10nm
1nm
0.1nm
膜的材质
聚丙烯
中空纤维、聚砜、陶瓷膜
聚酰胺
聚丙烯酰胺
膜类型
对称膜
非对称膜
非对称膜
非对称膜
操作压力
-
-
0.7Mpa最低为0.3Mpa
10.5Mpa
应用
乳清、脱脂牛奶
乳清、牛奶盐卤
咸乳清脱盐、脱糖
超滤乳清透过液的浓缩
水分
-
1
1
1
乳糖
-
0.8~0.9
0.02~0.15
0.~0.
Cl-
-
1.0
0.25~0.9
0.02~0.06
灰分、K+、Na+
-
0.9~0.97
0.15~0.5
0.01~0.
P
-
0.8~0.95
0.04~0.25
0.~0.5
Ca2+、Mg2+
-
0.8~0.9
0.03~0.2
0.~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