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海水淡化有一个地域的问题,我们的优势在于沿海地区产业布局相对集中。通过海水淡化解决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如果沿海地区的缺水问题能够得到缓解,实际上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
海水中含盐量达3.5%NaCI(mg/l),其渗透压很高,约为2.4MPa。为了克服此渗透压而产生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需要相当高的运行压力,约为7.0~10.0MPa。所以需要研制耐高压的膜支撑体和高强度而压密实性小的反渗透膜。海水淡化目前大致有两种方式,即一级除盐法和两级除盐法。
一级除盐法就利用脱盐率为99%的膜,在7~10MPa压力下,从含盐量3.5%NaCI的海水中,只经一次反渗透脱盐即可制得含盐量在mg/l以下的淡水。考虑到透过水的水质和浓盐水渗透压的升高,其浓缩倍数不宜太高,大约为1.2-2.0倍。目前研究的海水淡化用膜有三乙酰纤维素和非酰纤维素系中中空纤维素膜及螺旋式反渗透装置。海水淡化不仅需要耐高压膜,而且对水泵,配管的材料要求也很高。
二级除盐法,就是先通过第一级膜过程,从含盐量为3.5%NaCI的海水中制取含盐量为~mg/l的除盐水,然后把这种除盐水作为第二级膜过程的料液,后制得含量盐量在mg/l以下的淡水。两级淡化中,无论是第一级还是第二级,膜的除盐率只要在90%~95%左右即可,而动行压力在5~7MPa就已足够了。两级除盐法的动粗行可靠性很高,即使第一级或第二级脱盐率下降1%,生产水的水质也不过下降20%,二级降盐法对膜用附属设备要求则大大低于一级除盐法。
在《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里明确指出加强海水淡化国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如何做好引导、促进、管理工作是关键性的问题。政策的出台,不管是有关海水淡化项目建设的产业政策,还是有关科研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的鼓励、推进、推广政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