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Cadotte的NS-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
纳滤膜
“纳滤”被正式命名,相关产品进入商业领域,在水质软化、饮用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中得到应用。
纳滤膜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Da,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l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
主要能够有效去除直径1纳米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可达到~0,在水处理过程主要能够将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去除,过滤效果较好,小泉在这里给大家列一个表格,让大家更为直观的了解纳滤能够过滤掉什么。
由于纳滤的孔径较小,需要通电加压运行,因此会产生一部分废水。加上纳滤净水器的“发挥”不是很稳定。纳滤的过滤率是受滤网质量影响,而滤膜的孔径通常不是那么均匀。
对于颗粒直径较大的物质,超滤膜就可以截留。而对于重金属离子,孔径更小的RO反渗透膜反而更加有优势。“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正是纳滤比较尴尬,不受“待见”的地方。
不同的净水工艺所净化出的水质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要认为只要是净水器净化出的水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欢迎咨询我司,我们将为您推荐最适合的设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