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反渗透 >> 反渗透介绍 >> 正文 >> 正文

四季冬奥日行三万步一个专业级冰场是如何

来源:反渗透 时间:2023/3/10

北京首钢园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制冰师刘博强(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北京9月17日消息中国之声“四季冬奥”栏目,记录那些正忙碌在不同岗位、为筹备冬奥助力的主人公们的四季故事,用他们真挚的讲述汇聚成冬奥筹备加速度这一年的声音回忆。

北京首钢园运动中心的刘博强,是一名从钢铁工人成功转型的制冰师,如今领衔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冰壶馆的制冰工作。四个多月前的上季节目中,国家队结束了上一个赛季的训练,刘博强也迎来了久违的长假。现在,新赛季已经开始,冰壶馆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当时间迈入冬奥会倒计时天的门槛,冰场上会有怎样不一样的景象?

大家好!我是刘博强,欢迎您再次随我翻开冰场上的故事。转眼又是多天没见了,从绿意盎然的初夏到天朗气清的初秋,踏着冬奥会越来越清晰的脚步声,首钢园里的每一天,都忙碌又充实。

备战新赛季:从提前20多天进馆开始

6月下旬,距离冰壶国家队新赛季正式开始还有20多天,我独自回到了暂别一个多月的冰壶馆,开始为新赛季的冰场做制冰前的准备工作。您也许会问,冻一块冰,需要提前这么久?不瞒您说,的确如此。浇水冻冰,听起来简单,但冰壶场地浇筑并非一次成型,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绣花般的精细功夫。

正式开工前的第一步,是储水。为了保证冰面的滑度和硬度,制冰用的必须是经过反渗透设备处理过的纯净水。然而反渗透水箱两立方米的储量,远远不够完整地浇筑一次冰面。为此,我特意准备了四个一立方米容积的大水桶。在团队的其他同事陆续到来之前,给所有储水容器都装满处理好的纯净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

制冰的反渗透水箱(左)和储水的大桶(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冰场浇筑的第一个环节,是冻底冰。也就是在空旷的场馆地面上,通过水管,把准备好的纯净水一点点地均匀浇上去,形成1厘米左右高的冰面。待冰面完全冻结,刮去冰面上的杂质,底冰才算是真正冻好了!

浇水冻底冰(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浇水完成后,等待底冰彻底冻结(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有了这块合格的底冰,喷白、划线、封线、补水、找平等工作就可以有序展开。什么是喷白?通俗一点说,就是用专业的喷浆机,把一种特制的白色涂料均匀地喷在冰面上,这才有了您在照片和电视里看到的纯白色冰面。喷白之后,再给冰面铺一层水,等喷好的涂料被完全封冻在冰面下,用标尺、毛线,找出赛道上各种标线的规定位置,反复确认各项尺寸无误,一个冰壶赛道需要的基本元素就初具规模了。

在喷白后的场地上,继续封水(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为了做好赛道标线,一天要走两三万步

接下来的封线环节,最考验耐心和毅力。为了让标记赛道的毛线全部牢牢附着在冰面上,我们要给毛线上浇水,保证所有的线绳完全被水包裹、冻结。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过程往往需要两三天的时间:制冰师背着喷壶、沿着划好的线,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浇水、确认,一天下来常常要走两三万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依靠自己的经验,把加拿大制冰团队的手动喷壶,换成了我们自己的电泵喷壶,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听说,这个电泵喷壶,还被一些国外制冰师带回了他们自己的国家,想来也是件挺自豪的事!

封线使用的电泵喷壶(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一边封线,一边给整个冰面继续封水,贴好赛道上的logo、标线、大本营,安上赛道之间的防撞海绵,再反复重复浇水、封冰、修冰、找平的过程,经过近十天紧锣密鼓的忙活,随着冰面一点点增厚,新冻的冰场终于有模有样了!这一轮冻冰,我和另外两名同事,靠三个人的力量完成了理论上四个人才能胜任的工作。这份实现小小突破带来的满满成就感,也让我在制冰中,收获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喷白、划线、封水、贴好大本营后,全面完工胜利在望!(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七月盛夏,在新冻好的冰场上,和冰壶国家队一起度过北京冬奥会倒计时天(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探馆服贸会,发现制冰新的可能

除了冰场上日复一日的忙碌,过去的这段时间,首钢园还迎来了一次盛会,那就是刚刚闭幕不久的北京服贸会。冬奥会的临近,让有关冰雪运动的展览成了这次服贸会的一大亮点,作为圈内人,我也必须去“凑个热闹”。

展会上,我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