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反渗透 >> 反渗透优势 >> 正文 >> 正文

RO反渗透膜原理你了解吗

来源:反渗透 时间:2023/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开始使用净水器。净水器的的滤芯一般是由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多支膜组成。但你们知道反渗透膜的原理吗?下面本位为大家讲解一下反渗透膜的原理。

当一张半透膜隔开溶液与纯溶剂时,加在溶液上并使其恰好能阻止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之为渗透压,通常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渗透压就越大。当溶液一侧没有加压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向溶液一侧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渗透(Osmosis)。反之,如果加在溶液侧所加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可以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一侧流动,这个过程就叫做反渗透(ReverseOsmosis)。

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脱盐率一般可大于95%,反渗透复合膜脱盐率一般大于98%。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使用反渗透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当进水为苦咸水时一般大于5bar,当进水为海水时,一般低于84bar。

渗透:

渗透是指稀溶液中的溶剂(水分子)自发地透过半透膜(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进入浓溶液(浓水)侧的溶剂(水分子)流动现象。

渗透压:

某溶液在自然渗透的过程中,浓溶液侧液面不断升高,稀溶液侧液面相应降低,直到两侧形成的水柱压力抵销了溶剂分子的迁移,溶液两侧的液面不再变化,渗透过程达到平衡点,此时的液柱高差称为该浓溶液的渗透压。

反渗透原理:

在进水(浓溶液)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当高于自然渗透压的操作压力施加于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逆转,进水(浓溶液)中的水分子部分通过膜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