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反渗透 >> 反渗透前景 >> 正文 >> 正文

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光明日报

来源:反渗透 时间:2023/5/3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47166.html

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当代中国依靠强大的国家凝聚力,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引导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发展新走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国家凝聚力。

刘学谦等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一书,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丰富的研究实践,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科学界定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内涵、功能和特点。作者研究指出,国家凝聚力的包容性、非均衡性、周期性、积淀性,以及作用的方向性特点,使之具有国家目标统一下的力量聚合功能,多元文化的主导、融合与反渗透功能,面临内外压力时的定向转化功能,以及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功能。

该书从历史发展视角,体系化认识和把握当代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动力和周期性变化规律。人民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与动力,人民需求的发展性、动态性与层次性,决定了国家凝聚力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国家凝聚力会随着国家满足人民需要的程度而表现出强弱变化,一个国家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要认真分析人民的需要变化,以不断满足变化的人民需要为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保持并增强国家凝聚力,实现国富民强。

该书从整体观和系统观出发,从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凝聚力五个方面,丰富完善了国家凝聚力的理论体系,充分论证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结构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提出了增强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建议。全面增强国家凝聚力,一是要注意国家凝聚力的平衡建设;二是必须过好周期关;三是必须形成国家凝聚力与党的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协调建设的合力;四是必须始终保持正能量。

该书通过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凝聚力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得出五个基本观点:(1)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强大的。没有国家凝聚力的强大,就不会有当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今天。(2)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当代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因果关系。(3)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基础明确、动力客观、表征清晰、要素完备的复杂体系。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以共同的理想、目标和利益为基础,以国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动力,以国家对人民的内向聚合力、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对世界的国际影响力为表征,以国家精神、物质、政治、文化和安全凝聚力为构成要素的多元复合体系。(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能够推动中国不断走向富强。(5)国家凝聚力的强弱变化同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具有同期相关性,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该书遵循国家凝聚力形成、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突破传统研究,融合贯通历史与未来,融合贯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对增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有重要启示。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25.html